|
|
 |
 |
 |
 |
 |
 |
|
 |
 |
|
 |
|
 |
 |
 |
 |
|
埔里鎮客籍鄉親人口佔全鎮總人口數的二成多(約達一萬五千人),其中廣成、史港、一心、桃米、成功等里的客籍居民最多,內埔、水頭及其他各里亦散居有不少的客籍居民。
本鎮客籍居民以來自於台中縣東勢鎮等一帶地區為多,遠在清光緒十三年(西元1887年),台灣巡撫劉銘傳命台灣鎮總兵章高元討伐北港溪流域(今南投縣國姓鄉境)之泰雅族就撫之後,客家移民就從東勢一帶爬越「八番崎」古道南下開墾,光緒十四年設東勢角撫墾局水長流分局,統領林朝棟以兵二千五百人建砲台於扼要之地,普設銃櫃於番界山稜線上,稱「阿冷隘勇線」,阿冷、白毛、眉加臘等社出草殺人被制止,開啟東勢方面入墾埔里之移民風潮,移墾埔里之客籍增多,尤以小埔社等地居多,其客裔居民高達七成之多。
早期移墾埔里之客籍居民,以伐樟熬腦油、燒木炭、種香茅煉油、種植樹薯、打鐵為業及種漆樹割採製成天然漆為主,因此留下許多相關之產業技藝及特有的民俗生活風俗。深具客家特色與文化價值,頗保存發揚。 |
|
|
 |
|
 |
|
|
|
|
|
|